English

牛皮·废话·书评家

1999-11-17 来源:中华读书报 □康慨 译 我有话说

亚马逊网上书店最大的特色之一,就是其别具一格的读者评书栏目。不管你是不是专业的文学评论家,也不管你的文学功底到底多深多厚,更不在乎你是住在纽约,还是马德里,或是在贵州某个山村小学,只要你能写几句英文,懂得发电子邮件,就可以参与其中,让世界上的其他人了解你的观点。这一作法在亚马逊书店开办之初,为其笼络了大量读者,其商业上的效果丝毫不比半价售书的招牌差。但正如人们早已发现的那样,网上更多的是无用的垃圾信息,亚马逊的这个特色栏目,也不能避免在自由书评大旗之下为数众多的无聊文章。这当然是个问题,尽管它不属于亚马逊的创业传奇,却关乎我们对网上言论及其价值的思考。

理论上讲,任何人都能在互联网上发表宣言,或是开办一个音乐广播频道。事实上,这样做需要一定数量的技术,还至少要有一处诚心向大众开放的领地,但显然这只是有限的少数。而通过访问Amazon.com——最著名的在线书店的网页,任何人都可以过一把文学评论的瘾。

亚马逊在书评方面的平等主义——也就是说,任何人都可以就任何问题说他们想说的话,给它自己带来了五星级的回报——即使从表面上来看,这也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创意。在亚马逊的站点上,每本书都有自己的页面,而且无论何时,只要读者提交了一份新书评,它都会很快自动发表。亚马逊快要让这些自由书评充斥自己的页面了,(J.K.罗灵的《哈里·波特和巫师的石头》一书目前大概有超过1000篇的读者书评),这可让一本书的潜在购买者看到其他读者的看法,或好或差,反正不同于读那些出版者的自我吹嘘和专业评论家的观点。

其他的例如两家传统大型连锁书店巴恩斯诺宝(Barnes&Noble)和Borders所经营的线上书店,也提供类似的服务。每天有数以千计的书评被提交———亚马逊没说到底有多少———要确切计算出这个数字是不切实际的。而一组编辑则负责“清洗”网站,抽查书评,以使其符合公司的指导方针。

举例来说,一个字的评论,或者是对作者的人身攻击都属被禁之列。含有淫猥内容的,泄露故事结局,或者套用别人评论的也不行。可到了最后,那些匿名的和令人恶心的评论,只有等到亚马逊的检查者注意到它们时才会被移除。这样还是给恶作剧留下了很大的空间。

有些情况则难以避免,例如有人以“上帝”为名提交了一份关于《圣经》的评论。它被删掉了———姑且认为上帝之名不能被用在邮件上,但另一篇书评很快取而代之。它认为,《圣经》“比不上电影好”。同样,也没什么办法阻止作者让自己的书得到特别注意。有个叫列夫·格罗斯曼的作家,对读者给他第一本小说的恶劣评论(“吃奶婴儿的垃圾”,“幼稚的面糊糊”)非常苦恼,所以就给自己的书投递了几封匿名评论(“热烈的”,“棒极了”)以求平衡。他的小把戏相当成功,后来还是他自己写了篇文章坦陈了这个骗局,那些伪造的评论才马上被删掉。

尽管如此,一些负面影响还是来自读者而不是作者的投稿。詹姆斯·麦凯罗伊的《我们热情似火》记录了小镇啦啦队生活中的一年,当它在2月份出版时颇受主流媒体的认可。然而书中提到的很多人却感到自己被出卖了,于是,该书在亚马逊上的页面就成了他们发泄怒火的当然所在。他们投了几十篇尖刻的批评稿,这些文章过了好几天才消失。

关于某一主题的书,比如说宇宙创世说,标新立异的理论和新时期考古学,往往引发大量争吵性的评论。当《莫妮卡的故事》今年3月出版时,书评很快就退化成了一场关于克林顿总统职位的争吵。无独有偶,比尔·盖茨的大作《未来时速》则引发了一场关于微软商业行为的论争。

正因为亚马逊备受关注,所以才有那么多人准备花大把的时间去阅读和撰写书评,这样的情况只不过是对其经营大有好处。亚马逊的丽齐·艾伦说,读者书评要是被做成一个“读书论坛”的话,要比把它做成一个聊天室好的多。她说,这样对畅销书就能保持一种独特的视角,并能确保所有的评论都能遵从规则。

这意味着要想张贴无聊的书评,最好去那些无名之作的页面。《“嘭”的故事》是一本经典的儿童作品,讲了一个名叫“嘭”(Ping)的鸭子的故事,它已经成了好多低级幽默的灵感源泉,因为“嘭”恰巧也是一种用以计算互联网拥堵程度的应用软件的名字。一篇冗长的书评就此在该书的情节与互联网的架构之间,做了一番不厌其详的类推,并且得出结论说,该书就网络基本概念提出了一个“很好的、高水平的看法”。与此类似,漫画家比尔·基恩的《家族圈》系列,也招来了很多努力要探究其后现代主义反结构的宏篇大论。

话说回来,这些无聊的东西只是通常的例外。对A?mazon.com之上数目庞大的读者书评来说,其惊人之处在于那些投稿者是多么认真地对待此事。像依靠读者投稿汇编而成的Zagat餐馆指南一样,所有这些书评就一种特殊商品是否值得购买,提供了一种引人注目的精确指向。乔治·奥威尔(英国小说家,著名的《一九八四》的作者。——译注)曾经抱怨说,写过多的书评令他沉于“对图书经常发生的反作用,无论对哪一本也没有油然而生的感觉”。那么,说千道万,这一进程中的民主倾向还是个好事儿呢!

(据1999年8月28日英国《经济学家》杂志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